汲取經驗後,第二天起身特別早. 爬起來,挺著濕潤的鼻頭驅車到湖內十廊去.



5時45分,湖內十廊一路上都是清晨的學巴和客車,但這彷彿不是最忙碌的,



十廊另一端鐵皮屋下已經燈火通明,沿著小走廊入內已是乒乒乓乓作響, 這裡在年前,是最忙的 也是最具年味的.





捨棄熟悉的瓦斯和電子爐,這裡使的是時間和經驗的堆砌,就如同屋外堆砌的木柴一樣.



純人工的定義詮釋的就是傳統, 不夾帶一絲毫現代的便利.



器材,燃料和手法當然都是最純正的了




年糕的製作過程繁冗且講究.蒸煮好年糕的過程從米漿到容器都一絲不苟,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.



例如容器吧, 要選好芭樂葉, 而且放入鋁管(模型)時要”一次過,一繞圈”不能有一絲縫隙.我媽總是過不了這第一關被叮出局,她試那麼多年依然不能抓到要訣,所以啊諾大個家裡只有大姨和姑婆好手勢而已懂得製作年糕容器.



每年,我們的家人都會自製年糕,非賣品,純粹是轉送親友間的贈品 :)

有時到百貨商場看到塑料容器的年糕總會覺得遺憾…這不是年糕的原味啊…這究竟是哪門子的糖果啊…




這回要謝謝叔公和老嬤肯讓我入內拍攝過程,首先第一步叔公把磨好的米漿倒入已經製作好的容器內.



這些容器都盛裝在木簍內或鋁制的簍內.每個年糕的分量都是一個碗公的米漿,不多不少



相信很多人都不曾看過年糕蒸煮好前的生米漿,是純乳白色的,蒸煮過程中才會成色,出籠後才冷卻形成漂亮光滑的褐色.


叔公逐一地把米漿倒入


整大個面盆的米漿轉送完畢!


那個特別小的是預留給誰的呀?哈哈!好可愛的填充





已經盛裝好的年糕們,正裝待發!




老嬤100高齡了還來幫忙, 她從不缺席任何一次蒸煮年糕的過程.年復一年,今年亦是. 連帶叔公和姑婆都堅持親力親為,



如果說叔公和姑婆是跨越兩個輩分,那相隔三個輩分的老嬤這精神你我不由得不由衷佩服…現代年輕人啊…你會為傳統有這份堅持和執著嗎?



我什麼都幫不上忙,只好以攝影機和文筆記錄這一刻,爭取在有生之年為這份傳統備份.




叔公把裝在木簍的年糕一層一層疊上, 每層都要蓋上已經浸濕的布,完全遮蓋每個年糕.在闔上蒸爐的同時,水蒸氣會不斷地為年糕加熱~



蒸年糕最怕不熟,所以層層的濕布是為了防止『火燒無夠,籠床出氣』這事件發生,密封以報萬一.





已經鋪好的底層,只待為整個蒸爐加蓋~



每個一段時間為爐火添加木柴, 薪薪柴火要燃燒整整8至9小時有餘. 需不斷添柴以免火焰熄滅. 餘下灰燼,存留火種,但願這爐火得以延燒下去, 一代一代.



柴火燒的年糕!年味特濃!


爐灶~


辛苦了你了老嬤!








這碗米一開始使我感到有點納悶,原以為是供奉給灶王爺的供品, 但蒸煮到一半時老嬤拿了這碗米,走到爐灶旁邊撒了幾把.



我問道:“老嬤啊,呢個是做啥米誒?”



老嬤笑笑:“賣賽講,出去先”



年糕存在着許多避忌, 例如在炊粿時小孩不得靠近因為怕小孩胡言亂語(最怕犯着這個,我是小孩子嘛,萌 XD)以免”煞到”讓年糕蒸不好, 出了爐房後



老嬤:“這叻是鹽米, 保平安,保庇年糕煮出來尬靚!”



鹽米~年糕守護神~保年糕蒸出來靚麗光鮮的元素?





年糕蒸熟後,出爐

就要把年糕從鋁製的器皿拉出來

拔罐~每個離開器皿後就會是一個個彈牙的年糕啦!


吃了年糕 步步高!



祝大家新年快樂!過年好!